400-123-4567

开云全站·APP『中国』管方网站下载

开云新闻中心
开云全站app两大行业巨头试水私募市场行业资产端迎来新突围

  开云全站app由于近期公众号推送机制改变,欢迎您在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将保观设为“星标”,及时跟踪行业最新资讯

  本月上旬,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的信息显示,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1月8日完成登记备案。国丰兴华(北京)私募成立于2023年12月22日,由新华资产和国寿资产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设立,目前拥有全职员工8人。

  2023年11月29日晚间,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均发布公告称,拟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由各自的控股子公司国寿资产和新华资产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人公司,担任上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的管理人。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显示,国丰兴华(北京)私募目前有三名高管,其中两人来自中国人寿,一人来自新华保险。

  具体而言,国丰兴华(北京)私募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为杨琳,其目前还是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总经理为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杰;合规风控负责人、信息填报负责人为张振,他此前为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新投资事业部SVP(高级副总裁)。

  除此之外,国丰兴华(北京)私募还有一家关联方国寿富兰克林(深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后者为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2023年全年,国内权益市场呈现高开低走局面,上证指数在去年5月见顶3418.95点后开始震荡下跌,全年收跌至2974.93点,累计下跌3.7%,深成指、创业板、科创板则分别下跌13.54%、19.41%、11.24%。权益市场的波动也使得保险行业利润端出现较动,国内保险上市公司均呈现前高后低特征,甚至有部分保险公司已经出现亏损情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合作设立发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或是看好国内权益市场已至“具备性价比”的投资区间,亦或是寻求资产端的“再配置”。

  从偿付能力报告来看,去年保险行业前三季度出现了明显的“冷热不均”的现象,披露前三季度投资成绩单的77家人身险公司合计保险业务收入2.64万亿元,同比增长9.9%;净利润1220.88亿元,同比微降2.2%。披露前三季度投资成绩单的84家财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23万亿元,同比增长7.48%;净利润444.99亿元,较2022年前三季度减少74亿元。

  而这背后的原因则是2023年资本市场波动较大,虽较去年同期有显著改善,但三季度单季表现仍显边际承压,进一步拖累年中的投资表现。而去年四季度上证指数也呈现下跌状态,尽管保司还没有披露相关四季度的具体投资情况,但从宏观来看,持续承压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在宏观经济逐步复苏和权益市场大幅波动的背景下,负债端和投资端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割裂情况,说明资产负债适度匹配仍是当前险企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方面,在“炒停售”等因素的影响下,人身险公司负债端新单保费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权益市场持续低位运行,人身险公司资产端受累,净利润普遍缩水。

  在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共77家人身险公司披露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情况。具体来看,在77家人身险公司中,29家投资收益率持平或略有上涨,与此同时48家险企投资收益率下滑,投资收益率同比下滑险企数量占比接近60.53%。

  从具体保司来看,国内五家上市保司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分别实现净利润875.75亿元、162.09亿元、205.03亿元、95.42亿元、231.49亿元,同比下滑-5.61%、-47.76%、-15.49%、-15.5%、-24.39%。

  此外,资产荒问题也时刻困扰着保司,保险资金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长期特性和负债特性,进而形成对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协调统一的较高要求。

  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收益率明显下行,叠加逐步蔓延的通胀危机,给保险资金带来了较为严峻的“资产荒”局面,而去年大卖的预定利率为3.5%的增额终身寿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保险资管在资产配置端的压力。

  早在2020年7月,前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保险公司投权益类产品,挂钩偿付能力充足率,给出了8档比例监管,保险公司投权益类资产最高可以达到上季末总资产的45%,此前的上限比例为30%,此举大大放松了对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上限要求。

  时间来到去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引导保险公司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下调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等标的的风险因子。一般而言,保险风险因子是保险公司投资和经营业务的资本占用,下调风险因子,意味着保险公司的资本使用效率有所提高。

  由于保险公司投资资产的最低资本计算方式为“风险暴露×风险因子”。所以随着沪深 300 指数成分股和科创板股风险因子的下调,这两类股票所要求的最低资本随之下降,即保险公司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权益市场配置。

  来到10月,财政部发布 《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将《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中的经营效益类指标由“当年度指标” 调整为“3 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各占 50%权重的形式,意味着监管对于险资考核更“长期化”。

  但尽管监管对险资一再松绑,但一直以来,国内险资在权益市场上的投资比例始终不高。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险资运用余额达到26.82万亿元。其中,股票和基金投资规模为3.46万亿元,占比为12.91%,近5年股票仓位基本都在12%-14%浮动。

  以平安为例,截止去年上半年平安投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4.62万亿,其中权益类资产(股票/权益类基金)投资账面值为4408.1亿,占整体投资组合比例为9.5%。

  过去之所以险资对权益市场的配置比例不高的主要是由保险资金的特性决定的。保险资金来源主要为保单负债,负债端成本相对刚性,此前很多产品预定利率在3.5%甚至4.025%以上,再加上公司运营成本、管理成本,这就决定了保险资金需要寻求相对安全、具有稳定收益的投资资产。

  因此保险资金通常偏好债券、债权计划、银行存款等固定收益类的投资品种,并通过波动较大、收益不确定性高的股票、基金、股权类投资来获取超额收益,进而提升整体投资收益水平开云全站app,形成了当下“固收为主、权益为辅”的配置格局。

  但随着经济增速中枢的下移,利率水平要与经济基本面相匹配,所以未来利率中枢大概率也会同步下移。低利率环境下,寿险公司主要通过调整寿险产品结构、下调预定利率的方式来避免利差损风险,在改善盈利的同时降低金融风险。

  降低负债端成本和调整产品结构成为当下寿险公司降低风险的主要手段,但负债端的调整终究只能影响天平的一端,如何在资产端跑出“更大收益”在未来会成为保司资管的重要课题。

  而这一次国寿和新华合作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正是保司在资产端的一次大胆尝试。保险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私募基金,是险资直接参与股权投资的一个积极信号,上述两家保险公司在管理、资源等方面可各自发挥差异化优势,共同寻找到合适的优质资产,不断增厚投资收益。

  在此之前,基金管理人更多是知名私募基金管理人,险资认同其管理理念、管理经验或管理标的,作为管理基金的有限合伙人(LP)参与。而险资直接出资设立的基金管理人公司,应由险资作为基金管理人负责投资运作,更能发挥保险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

  实际上,保险公司在做资管方面,是具备一定的“先天优势”的,尤其是在风险的把控、产品净值的回撤控制上,险资要比普通的私募基金具备更强的纪律性,风控能力更佳,所以从出发点上看,险资下场做私募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成立私募基金进行投资还有望熨平上市公司主体利润波动。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公司型基金对旗下非交易性权益类资产指定为 FVOCI(其他权益工具)。偿二代二期下上市公司主体仍需对公司型基金所持有的股票进行穿透并计量最低资本,不过考虑到9月《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降低对沪深 300 股票市场风险因子(从0.35下降至 0.3),对偿付能力压力相对有限。上市公司通过权益法对公司型基金后续计量中,有望熨平对净利润波动,FVOCI权益工具对净资产的波动体现为上市公司报表中其他综合收益。而这也有利于险资在权益市场中进行长线布局。

  而针对一些国家明显扶持的项目进行投资运营也是保险公司资产端突围的重要方向。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四个方面共26项举措。养老产业也成为了保司近几年来的重要增量业务,养老社区的建设运营往往需要大量长期资金以及人力物力的投入,一般的社会资本往往无力承担,而保险资金也正好具备这样的特征,所以我们能看到近几年来保险公司频频进入养老产业,一方面是为了寻找业务的增量,另一方面也是在给资产端配置提供更多的选择。

  未来,宏观利率中枢不断下移的背景下,我们也将看到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在资产端的“突围”,拭目以待!

Copyright © 2012-2023 开云全站·APP『中国』管方网站下载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15687号-1

网站地图